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期初工作计划
日期:2024-02-26 13:26:46  浏览量:0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将以《义务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师资培训、加强家校合作等多措并举,全面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新时代小学生。

二、工作目标

提升教学质量:

确保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准确、生动、有趣,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强化师资建设:

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专家讲座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

培养学生素养:

注重学生法治意识、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通过实践活动、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优化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全面、多元的学生评价体系,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家校合作:

密切家校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道德成长和法治教育,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措施

加强课程研究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义务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开展教材分析,把握教材重点和难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优化教学方法

鼓励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互动性。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强化师资培训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的专业培训、教学研讨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促进新老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开展实践活动

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法治宣传、道德讲堂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开展主题班会、辩论赛、模拟法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完善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表现等。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促进学生持续改进。

四、工作安排

第一周: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

第二周:开展教材分析,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三周: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的专业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第四周:开展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讨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每月一次:定期组织教学研讨活动,分享教学经验,解决教学难题。

每学期两次:召开家长会,介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情况,加强家校合作。

六、总结与展望

本学期,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执行本工作计划,不断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持续改进和优化工作计划,为未来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