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我校沈敏捷老师去参加了吴江区小学体育学科研究与发展中心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以体育人 科学施教”,本次活动共有6位老师进行了课堂的展示,每节课都藏着“以趣激学”的巧思,并将体育课堂的技能教学包裹在充满张力的运动场景中。
田径场上,王强老师将“助跑中的单跳双落”转化为超级玛丽闯关游戏,学生在“头顶蘑菇”、“飞跃库巴火焰”等情境中逐步掌握快速助跑与有力起跳的衔接、落地屈膝缓冲等技术要领。
晁思璞老师则让敏捷圈在操场上 “活” 起来,折返跑与障碍跳的组合设计,让速度训练变成了动态的几何图形游戏。
体育馆内,程佩玖老师通过快乐玩球——自主体验——多种姿势运球——运球比赛——运球投篮组合练习等环节对行进间运球进行结构化教学,让学生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
陈轶豪老师以魔法世界为背景,带领“小精灵”进行平衡练习。通过“动中有静我能行”考验专注力,借助走平衡桥、独木桥等模拟魔法路径,提升身体控制与平衡能力。
篮球场上,张佑刚老师带领孩子们用交互绳编织“绳网隧道”,用一根根绳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中寻找默契,升华技艺。
邱海峰老师在篮球比赛教学中,引导五年级学生积极运用变向换手运球技术,让学生在实战对抗中切身感受该技术的运用时机与实战价值。
评课环节,来自绸都小学等6所学校的体育教师从教学环节设计、学生参与度、技能传授实效等维度展开精准点评。他们肯定了体育课堂中的“游戏化教学”、“学练赛一体化”等亮点,也针对“技能分层指导与个体差异应对策略”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在思维的碰撞中,教师们为课堂教学“诊脉开方”,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最后由吴江区体育学科带头人朱春华老师围绕“紧扣新课程标准,科学设计教学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将本次教研活动提升为可持续的学科发展规划。教师们手中的笔记本上,不再是零散的听课记录,而是逐渐清晰的“问题——策略——实践”研教闭环图谱,为体育学科发展锚定新路径。
本次活动让每一次课堂展示成为专业进阶的起点,让每一场深度研讨化作教学创新的养分,为学生的体质健康与人格养成,筑起兼具专业厚度与生命温度的体育教育场域。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体育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