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日期:2024-02-26 12:33:00  浏览量:142

一、指导思想

乘势而上开新局,凝心聚力再出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数学教研组将围绕教研室工作计划和学校教学教研计划,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为指导,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充分关注新课标理念,并把新课标理念转化为实践层面的可操作的要领,继续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引导成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以课堂教学不断创新为动力,以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为主线,开展校本教研,构建一个团结、和谐、供求发展的数学教学氛围。新的学期,我们要蹿厉奋发,勇毅前行,凝心聚力,精耕细耘,努力开拓数学教研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努力追求真实、有效,高效的课堂,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落实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努力锻造课改精品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水准。

 2.组织教师继续加强学习 2022版《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发挥教研组的群体教研作用,以会“理解新教材、处理新教材、教好新教材”为研究目标,准确把握数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基本理念及目标任务,切实作到“求真务实、扎实有效”。

 3.继续落实“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工作。做好数学学科常规管理工作,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4.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教研活动,“三级教研”活动、“高效课堂”赛课活动、优质课、观摩课活动、课题研究活动等,立足课堂教学,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能力,提升教师素养,提高课堂教率。

 5.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扎实有效开展数学思维训练活动及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三、工作措施

(一)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全面落实“双减”政策。

 1.备课时要注意领会教材的实质性的东西,整体把握教材,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清每节课的课标要求及核心素养。用好教师教学参考书,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探究优质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要做到“深”备课,不备课不进课“实”上课。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训练。

 2.课堂上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力求“通透”课堂,训练要扎实有效,设计好评价工具,及时评价教学效果,力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加强教学教研量化考核制度,以制度保证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1.本学期我们将连续实行互动听课,要求老师要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和学问间的内在联系,缔造性地处理好教材。广泛借鉴各种优秀教案,依据本校同学实际状况设计出优秀教案做好备课和研讨工作,各位老师要主动参与研讨,依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共性化的修改,课后准时写好教学反思。

  2.优化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本学期继续将把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组的重点工作。留意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继续实行指定和不指定听课,课后检查教案,点评相互沟通制度。

  3.主动开展教研组活动,以课题争论、专题研讨、阅历相互沟通等方式开展好教学争论工作。

 4.进一步规范同学作业,切实减轻同学的课业负担。

(三)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老师专业成长。

 1.开展课堂教学呈现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

  2.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老师本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通过相互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力。

  3.加强对青年老师的培育,为青年老师的发展创造环境,为青年老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和呈现的平台,通过优质课角逐及“传、帮、带”的方式,一方面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另一方面使青年老师尽快成长为我组的学科带头人。

附:数学教研组月工作安排表

二、三月份:

1.期初教研活动,传达区教研活动安排。

2.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3.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

4.学科素养培训活动。

5.教学七认真工作检查(一)。

四月份:

1.集体备课研讨。

2.教研组听课活动安排、布置。

3.组织教师进行单元研讨活动。

4.教研组课堂观察、课例研究活动的开展。

5.学科素养培训活动。

6.教学七认真工作检查(二)。

五月:

1.学科素养培训活动。

2.教学七认真工作检查(三)。

3.优秀作业展览

六月份:

1.学科素养培训活动。

2.教学七认真工作检查(四)。

3.做好期末复习和期末考试工作。

4.组织期末测试。

5.教研工作总结。

6.资料汇总、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