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主题:基于教学评一致的核心素养培养
教研具体过程与记录:
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学生是主体,课堂上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是体现这种主体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回答问题的过程,是主体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对知识进行内化后向外界输出来的主体信息,这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对这种信息处理得好,可以对整个课堂起着导向作用。
4月25日,我们艺术组在“基于教学评一致的核心素养培养”的主题下设定了“从学生回答看课堂效果”的课堂观察目标。由我组李昕樹老师执教五年级美术《我的书包》。
书包是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学生最常见的用品,通过书包设计一课使学生认识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发现美、认识美,并通过对书包结构的解剖与再设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设计,提高立体制作能力与创造能力。
李老师通过一步步的提问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教学内容。
学生回答整理如下:
生1:我的书包是一个长方形的,上面还有hello kitty标志的。
生2: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书包,处理放书,里面还可以放点心。它也是有点正方形的。
生3:它是一个长方形的,上面有一只青蛙,一棵大树,还有一个大叔。
(师点评:已经超越了书包的功能,上面还有一个故事。)
生4:是一个正方形,上面有两只小熊,边上还能放伞和水壶,是我妈妈网上买的。
生5:我的书包是长方形的,可以推着走的。
生6:梯形
生7:正方形
生8:上面半圆形,下面方形。
生9:主色调是深色,比较耐脏。
生10:主色调是浅色,我很喜欢。
生11:我最爱上面还有一个拎环,非常方便。
生12:还可以画一些自己喜欢的图案。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与巡回指导的老师进行单独交流。
同组教师进行随堂观察记录,并作出整理。
5月6日,艺术组对本次课堂观察进行说课、反思并探讨。从学生的回答记录中可以分析得出:
1.教师通过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书包入手,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2.教师又通过引导学生怎样介绍自己喜爱的书包入手,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书包的形状、图案等美术专业元素上,潜移默化的使学生认识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发现美、认识美,并通过对书包结构的解剖与再设计。
3.学生的一个偶尔介绍,教师的及时点评(生3的回答),可见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很强,对这种信息能处理得很好,对整个课堂也起到了导向作用。
4.从学生的回答也可以看出在课堂后半部份环节教授学生如何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比较细致,老师的讲解与示范也比较到位,学生的回答也很积极,但由于时间关系,后面对色彩装饰的指导稍显匆忙,点评不够具体,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
从以上分析可见本次课堂观察虽然只观察了一个点,但可以从这个点引发到很多方面,也可以看见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单这一点就很让我们值得思考与改进。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古诗新唱教学实践——艺术组课例研究活动...